Extrabux的商家可能包含广告链接,如果您在点击链接之后并完成购买,我们将获得一定金额的销售佣金。

0

7个国外类似豆瓣的书影音评论平台/App推荐 - IMDb, Goodreads, Pitchfork等!

7个国外类似豆瓣的书影音评论平台/App推荐 - IMDb, Goodreads, Pitchfork等!

    拥有“大众点评”魔力的豆瓣网是国内最好的书影音社交网站了。在这里,用户在豆瓣收藏,评论书籍、电影、音乐后,豆瓣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用户的喜好信息,向用户精准推荐他应该会喜欢但现在还不知道的东西。同时,凭借着因志趣相投而产生的信任,产生了很多豆瓣小组。网友因此评价豆瓣为“每个人都能在豆瓣上找到内心的桃花源”,“只有在豆瓣上,我才是真实的自己。”而豆瓣自己的说法是,他们打造了“大众的精神角落”。当然提起书影音评分,首先浮现在你脑海中的可能就是豆瓣了。作为国内起步较早的评分网站,豆瓣的评分在一部分用户心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但在国外,我们又该去什么网站是查找媒体评级和评论呢?



 

封面图来自于IMDb,版权属于原作者
 

豆瓣——书影音评论及讨论之家

豆瓣,是中国老牌的社交网站、“书影音”数据库网站。

其中豆瓣电影更是中国互联网上影迷心中最权威的影视评分平台,大多数豆瓣用户买电影票前会刷豆瓣,看看影评。

此外,豆瓣电影的商务是不包括“高评分”的,也因此,豆瓣是诸多影迷心目中,目前国内最公平客观的评分平台。而承担着制作、发行等业务的猫眼、淘票票等平台,在评分层面是没有豆瓣的公信力的。

因此,每次看电影之前,我都会习惯性地打开豆瓣看看评分,如果评分特别低,那我就不会在影院里花钱看这部电影了。至于猫眼、淘票票的评分完全没有参考必要。

最初的豆瓣只有一个功能,豆瓣读书,用户可以标记想看的书,看书评,再通过豆瓣去购书平台买书。而这个功能的初心,是做“基于兴趣的生活发现”。“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总之,豆瓣(douban)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读书、电影、电视、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一直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那么有跟豆瓣差不多的网站吗?

国外的网站并没有这么一体化,但是我们还是找到了几个在一些重要方面比较类似的网站!

在此值得一提的省钱方式是

你在国内外各大网店购物最高可节省100%!如此高额的现金返还来自Extrabux返利网点击查看Extrabux是什么),除了提供高达100%的返利之外(cashback),还提供优惠折扣码(coupon code),并且汇集了10000+网站(美国、中国、英国、日本、澳州、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省钱超简单,只需注册一个Extrabux账户,每次通过相关链接下单即可,并且第一次注册还送20美元新人奖励附Extrabux免费注册窗口,支持PayPal及多种提现方式!如果邀请朋友注册的话,还可额外获取5美元红包奖励

无论你是买国货之光,国际奢品,还是买手机电脑,冰箱洗衣机,服饰鞋包,母婴用品,零食饮品,又或者是订机票酒店,租车旅行,买视频音乐会员,宽带充值等,所有吃穿住行方方面面都能用得着,一年可省8000元,大家一起来省省省吧!

比如,如果在美国/加拿大,可去AliExpress(高达10.5%返利优惠),Sam's Club(高达15%返利优惠)...如果在英国/欧洲,可去British Corner Shop(高达7%的返利优惠)...如果在澳大利亚,可去The Good Guys(高达4%的返利优惠)...如果在国内,可去唯品会(高达5.6%返利优惠),京东(高达20%返利优惠)....也可点击官网去查看他们的最新优惠哦!

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如可以浏览这篇:

 

 


7个类似于豆瓣的“书影音”评分讨论网站推荐


#1.       Metacritic

1694137602955335.png

 

图片来自于网站截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理由

Metacritic 是一个出版物专业批评聚合网站,成立于 1999 年。最早从书评起家,现在的 Metacritic 的批评对象已经涵盖了音乐专辑、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等视听出版物。注意,重点在于“专业”二字。

在豆瓣上,电影的人气越高相应的分数就越高,因为这是一个面向普罗大众的评分网站。而Metacritic则与之不同,它主要是一个体现专业电影人意见的平台,只有来自像《卫报》、《纽约时报》、《滚石》、《时代周刊》 等主流媒体和专业影评机构的影评人才能在Metacritic为电影打出Metascore 。

在这里,绿色代表推荐、黄色代表中立、红色代表反对。

但不是每个机构和影评人都会自己给出一个准确的分数。实际上 Metacritic 是这样做的:来源有分数就用来源分数;来源有星数就大概换算成百分制的分数;如果来源的影评只有文字没有评分,Metacritic就自己找人去阅读影评,然后根据读完的感受给出一个分数。但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分数还不是最终电影的分数,这只是最终分数的来源数据。

在影评人结束评分后,Metacritic会结合影评人的名誉、地位和具体评论,对来源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加权平均得出一个最终的综合分数,就是上面提到的Metascore。

Metascore的计算原理似乎看上去并不是那么能够准确和真实地体现影评人的感受,但 Metacritic在业界的权威性却很少被质疑。除了专业人士点评,Metacritic还专门开设给普通用户评分使用的Userscore。

Metascore 采用百分制,Userscore 打分采用十分制。

然而这个Userscore是另外计算的,不会对Metascore产生任何影响。由于用户基数小,Userscore比不上IMDb用户评分的公信力。用户投票的工具会直接放在 Metascore 的下方,给用户一种投了票就能影响得分的错觉。

在Metacritic上也有一个实时更新的电影榜单,叫做 "Best Movies of All Time",不过和IMDb Top 250电影榜单相比还是不够接地气。

不过就聚合面来说,它应该是最接近豆瓣的了,都可以对“电影,音乐,图书”进行评论。


#2.        IMDb

  • IMDb – 官方网站

1694135689215848.png

图片来自于网站截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理由

IMDb全称为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豆瓣网和IMDb分别是东西方影视界最具权威性的两大影视评分网站。不少人看电影时喜欢参考豆瓣电影和 IMDb 的评分,每次都会先打开一个,然后再打开另一个。

单从影评来说,豆瓣电影的评分一度成为大家评价电影质量的标杆。那么豆瓣电影的评分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

豆瓣 CEO 阿北曾在 2015 年发表长文,解密了豆瓣电影的评分机制。他指出,豆瓣电影的评分基于用户打分:把豆瓣用户的打分(一到五星换算为零到十分)加起来,再除以用户数。

这个分数完全来自程序的计算,中间没有编辑审核,每过几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以便把最新的分数加进来。

可以说,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评分机制。观众的评价将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反映在电影的分数上,心情好时打的“五星”和心情不好时的“一星”都将被加入到简单的计算公式中,最终变成其他人的参考标准。

但阿北指出,豆瓣也是有“非正常打分”规避机制的。基于“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原则,豆瓣的程序会“判断”出那些“非正常分数”,将其剔除在评分之外。

并且,作为一个拥有一亿多用户的“大众评审团”,每个用户都是“一人一票”制。

总体来说,豆瓣的电影评分是参与评分人群的意见“平均值”,尽管建立了相关的规避机制,但总体上受评分人个人喜好的影响较大。所以就专业和权威来说,IMDb可能更胜一筹。

创立于 1990 年,IMDb 是国际知名的权威电影点评网站。除了“看上去好厉害”,IMDb 的电影评分机制也相对更加专业和神秘。

根据 IMDb 网站的介绍,他们的评分采取“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尽管并未透露算法细节,但 IMDb 表示,在他们大名鼎鼎的 TOP 250 榜单中,采用的是贝叶斯统计算法,公式如下:

WR =(V ÷(V+M))× R +(M ÷(V+M))× C

其中,WR 指最终的加权得分,V 指投票人数,M 指进入 TOP 250 所需的最小票数,R 指普通算法的平均分,C 指目前所有电影的平均分。

值得注意的是,V 代表的投票人数,仅包含“经常投票者”。这是 IMDb 为了保证 TOP 250 榜单的权威性,尽量把投票者限制在资深影迷范围的举措。

但百密之中必有一疏,如此严格的评分机制也曾被“刷分”冲破。当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时,曾被粉丝用“刷分”的方式抬上首位。同时 IMDb 对“经常投票者”的定义方式也颇受争议。但总的来说,通过这种复杂的计算方法,IMDb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挤掉“非正常评分”的水分。

  • IMDb – 官方网站


#3.           Goodreads

1694135778694218.png

图片来自于网站截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理由

号称美国版“豆瓣读书”的阅读社区“Goodreads”,是一个社交阅读网站,它的用户可以互相推荐、分享阅读过的书籍,也能在网站上撰写博客、书评。

2013 年,创办 7 年的 Goodreads 被卖书起家的亚马逊所收购。亚马逊的这次收购让不去线下书店的人也能在线上找到归属,二者的相辅相承打造出了一套有公信力的线上评分系统。

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它的江湖地位,也让 Goodreads 成为了今天全球最大的在线读书社区。

从2009年起,每年年末,Goodreads都会举办一届“读者选择奖”(Goodreads Choice Awards)。有别于其他网站、媒体的年度书单,这个书单是完全由读者投票产生,参与人数达300多万,每个图书类别仅设一个获奖名额,统计出年度最受欢迎的书籍。

Goodreads其实很简单。在 Goodreads 官方网站注册后,平台会鼓励你将邮件地址配对,从网站 9000 万会员中找到你认识的好友或邀请新的好友评分。注册后,Goodreads 还会让你制定一个读书目标,今年内读完多少本书。

之后,Goodreads 还会给你提供大量的书籍供你评分。

一旦完成了 20 本书的评分,你就能够获得网站的个性推荐书单。

社交关系链,完善的图书品类,无门槛的观看机制……这些都是它受欢迎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我们最喜欢它的还是——它的评论者在外界看来更有品位,这让它的评分也更有参考意义。

也就是说,这里有豆瓣的影子,智能推荐+社交分享;在这个网站里,你可以去关注和你有相似书单,对书籍有同样评价的人,从他们的打分里找好书。你也可以参加阅读小组,晒出自己的书单。因为有不少群组相关的社交功能,早些年的 Goodreads 还有一个「图书界 Facebook」的名声。


#4.         烂番茄

1694135952440674.png

图片来自于网站截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理由

烂番茄是美国一家影视评论聚合网站。

一直以来,新生代美国影评网站Rotten Tomatoe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烂番茄”,都被国内影人当作了解美国电影的一个窗口。“更专业”、“更客观”这样的标签,让很多人习惯于在影片上映前后,透过烂番茄上的新鲜度,来鉴定影片的好坏。

近年来烂番茄网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网站的月访问人数可以达到1200万以上,烂番茄评分同时也会出现在票务网站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普通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

烂番茄跟豆瓣和IMDB等仅以“分数”作为最突出指标的网站不同;烂番茄网站上的影片多了一项“番茄”图标。乍一看,鲜红的新鲜番茄(“fresh”)和腐烂的绿色番茄“酱”(“rotten”)分别代表了正负两种评价,一目了然。

而实际上,这个新鲜度的参考标准是由少数人确定的!

豆瓣推崇的是人人参与,是大众评分,'烂番茄”体现的是专家意见。

"烂番茄"的打分群体严格限定在供稿于媒体,或身为影评人协会注册成员的人。"烂番茄"并没有“分数”这个概念。

工作人员阅读影评人一部电影评论后,判断整篇影评是好还是坏,把好评计为“新鲜”(fresh),差评计为“烂”(rotten),最后统计出好评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新鲜度”(Tomatometer)。

“烂”(Rotten) 意味着这部电影有低于60%的好评;

“新鲜”(Fresh) 意味着这部电影有60-100%的好评;

“绝对新鲜(Certified fresh)”意味着这部电影有80条以上的评分,且其中的70%及以上是好评,且5个或以上评论是来自顶级影评人的。

作为一名普通用户或者说观众,你能打分的,只是那个爆米花图标旁的分数(Audience Score),评价等级为五星制。打分高于60%爆米花桶是立着的,打分低于60%爆米花桶是放倒的。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观众的话,想通过这个指南决定是否观影,建议是,综合参考每部影片的新鲜指数下方的“More Info”中的影评人平均打分(Average Rating)和爆米花百分比(代表普通观众对影片的喜爱程度)。


#5.        AllMusic

1694141267712646.jpg

图片来自于网站截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理由

如果你特别喜欢某张专辑,你也许会去豆瓣上找找乐评,只要输入同样的专辑名,就能看到结果。而国外的AllMusic 是目前仍在活跃的最「古老」的音乐数据库之一,成立于 1991 年。

Allmusic 的创立者 Michael Erlewine 自己就是一个音乐人,苦于缺少靠谱的唱片导购信息,他在 90 年代初买到了一些劣质的山寨唱片,就产生了建立一个唱片信息数据库的主意。从 AllMusic 的缘起也可以看出,它最大的目的是导购,通过海量的数据建立音乐作品的脉络,帮助消费者找到想要的唱片。

现在AllMusic 采用的是一种更加「精英」的数据整理方式,它从一开始就雇佣了大量专业的作者、乐评人来撰写介绍和评论文案,普通用户也无法直接向它的数据库中添加条目。

这样的好处是,AllMusic 的数据库质量很高,不但拥有许多独家的介绍和评论内容,而且由于大多数数据都直接从版权方获得,内容的错漏也更少。

作为音乐爱好者,注册了 AllMusic 帐号之后,你可以像使用豆瓣一样对自己喜欢的、听过的音乐进行标记,或撰写评论。

随着你的使用,Allmusic 也会根据你的标记学习你的收听喜好,推送你关注的艺术家的最新动态,并为你提供个性化的推荐。

不同于一些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QQ 音乐、Apple Music,或者 Spotify,AllMusic 最有价值的就是他们的专业编辑团队。


#6.           Pitchfork

1694141475664380.png

图片来自于网站截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理由

乐评也是豆瓣的重头戏,有时会在豆瓣音乐里看到大片的妙笔生花的乐评。但是国外也有一家类似的音乐评论博客——Pitchfork。

Pitchfork一开始是一个小哥在1995年自己建立的输出独立音乐乐评的网站(1995年成立),后来发展成一个每天生产大量乐评的音乐媒体,Pitchfork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媒体。也许是因为它脱胎于个人博客,所以Pitchfork可以不用顾忌太多业内关系——什么大牌音乐人啊。

也因为这样,它通常不会照顾乐队的面子,放任乐评人随心所欲地评论和打分。甚至还曾给一些所谓的唱片打0分。这成为小众乐迷们信任Pitchfork的理由,他们会觉得Pitchfork更真实可信。

除了乐评,Pitchfork还有专题、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

不过Pitchfork并不是一味的毒舌,那些评分8分以上的专辑,会被他们盖上一个「小红戳」,代表着他们对好音乐的标准。


#7.           滚石


1694140642560339.png

图片来自于网站截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理由

相信不少人最近刷到了世界权威音乐杂志《滚石》对中国歌手刀郎给予高度评价。

滚石杂志在美国音乐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柳叶刀》在医学领域的地位,相当的权威。著名的摇滚歌手猫王和中国的摇滚歌星崔健就曾得到过《滚石》的盛赞和推荐,并登上了杂志的封面。

《滚石》是美国一本半月刊杂志,杂志内主要关注流行文化。1967年由Jann Wenner与Ralph J. Gleason两人共同创办,是目前对于西洋乐坛影响力最大的文化刊物之一。

它虽然不像《公告牌》杂志(Billboard)有设立常态性的排行榜和奖项,但是该杂志不定期发表的各项排名资讯,仍受到业界相当重视,尤其是该杂志对于各项音乐作品的乐评,精辟独到见解严苛,这些都使滚石杂志成为具有公信力的权威音乐性杂志。


10个国外类似小红书的分享平台/App推荐 - Lemon8, Pinterest, Instagram等!
10个国外类似知乎的问答平台/App推荐 - Quora, Reddit, wikiHow等!
12个国外类似CSDN的技术社区/网站推荐 - DEV,Stack Overflow,GitHub,freeCodeCamp等,程序员必备!
2024七款类似Youtube的替代App/视频分享平台推荐(看视频/影片、订阅频道、游戏、追番、学习、社交等)
8个国外类似“企查查”的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 CorporateInformation.com、Company Check 、Crunchbase等。
8个国外类似微信、QQ的即时通讯软件App推荐 - WhatsApp, Viber, LINE, Facebook Meesenger等!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原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
0
2023-09-07 17:0810975